【学生风采】经济学科英才培育工程开展社会调查专题培训

发布者:徐思捷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1

为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筑牢其学术研究根基,经济学院第四期英才培育工程于十月举办社会调查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邀暨南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何李芮老师与肖和老师主讲,围绕数据获取与清理调研报告撰写两大核心环节展开,全面赋能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


数据获取与清理

何李芮老师以理解与使用国内数据库为主题,系统介绍了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等主流数据库的共同特点,指出其数据结构多为横截面或追踪数据,采集方法普遍采用标准化、高覆盖率的概率抽样,并以面对面访问为主要形式,信息翔实可靠。


何李芮老师专题培训现场


她强调,数据获取必须从项目官方网站等权威渠道直接进行,以确保数据真实性与使用合法性。在数据清理与准备环节,何老师梳理了标准操作路径:首先要熟悉调查问卷,明确研究变量所对应的具体问题;尤其要注意的是,同一追踪调查在不同年份间,其问卷设计、问题措辞与选项设置可能存在变动,提取数据前务必进行细致比对与确认。


调研报告撰写

肖和老师聚焦如何撰写社会调研报告,从写作目的、谋篇布局与基本结构三个层面系统展开讲解。她首先指出,调研报告的核心在于运用专业学术语言,清晰呈现研究的新贡献或创新点。

在谋篇布局方面,肖老师强调动笔前应制定清晰大纲,并依据读者视角与阅读逻辑来安排内容顺序与详略,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审视与优化结构。就报告的基本结构而言,规范的调研报告通常包括摘要、前言、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肖老师特别以机器人对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干预研究为例,深入剖析了前言的写作逻辑。她指出,常见的学生习作往往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难以突出研究的关键点与创新性;而规范的前言应首先阐明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与现实背景,接着亮出核心观点,并围绕观点梳理相关文献,采用结论+引用文献的方式论证,从而自然引出研究的立足点与创新价值。

肖和老师专题培训现场


两位老师的系统讲解,帮助同学们厘清了从数据获取、清理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规范。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出高质量专题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为同学们的成长注入专业动能,助力大家成长为兼具专业能力与学术规范经院人才。


图文| 刘景然、赵若雅

校对| 陈一鸣

责编| 牛艺霏

初审| 程娅敏 任金涛 马艺丹

复审|

终审发布| 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