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经院学子在广东省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中获1金1银

发布者:徐思捷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1

1012日,广东省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现场决赛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

在经济学院党委成品兴书记、苏柯副书记、刘金山教授、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严子中副教授、刘慧婷老师的多次指导下,经济学院陈舒婷、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胡示然等10名学子的作品《智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县域智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博罗样本调查研究——基于4个支柱产业74家企业的调研分析》凭借其创新性与实践价值,在全省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广东省金奖。在经济学院魏海伦助理教授、任金涛老师、陈一鸣老师的指导下,经济学院刘景然、李雨璐、张羽斐等14名学子的作品《益农智行——中国乡村普惠智能践行者》,获广东省银奖。另外,还有6个项目获得暨南大学校级奖励。


省赛获奖团队简介


一、智见未来团队

作品名称:《智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县域智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博罗样本调查研究——基于4个支柱产业74家企业的调研分析》

参赛学生:陈舒婷、曾美嘉、孙佳伟、胡示然、罗超、谢艺、邓晓琳、张欣童、赵雨晨、谭喜文

指导老师:严子中、刘金山、刘慧婷

作品展示:

作品以粤港澳大湾区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为主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县域制造业,围绕从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业这个核心关键展开研究。

基于百千万工程的实践平台,通过精准对接博罗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前期实地调研并走访博罗县74家企业,获得7000余条一手数据。采用的调研方法包括与县科工信局等单位座谈交流、企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调研数据量化分析。

后期分工协作撰写1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历时十余月,召开线上线下讨论会30余次,整理第一手访谈数据 7300 余条,运用--微观经济学三元结构框架,撰写5份行业调研报告、1份决策咨询报告,最终完成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

通过梳理博罗县制造业基本建设情况,寻找县域智能制造转型的破题之解。以博罗制造为小切口,探索湾区智造的大转型。

该项目曾获广东省100个优秀品牌项目,得到南方+、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二、益农智行团队

作品名称:《益农智行——中国乡村普惠智能践行者》

参赛学生:刘景然、李雨璐、张羽斐、樊俊麒(中国澳门)、江易霖(中国台湾)、李慧汶(中国香港)、徐湘婷、陈炜昊、白昱涵、黄思婷、李希瑜、林思涵、温家玮、史雪颖

指导老师:魏海伦、任金涛、陈一鸣

作品展示:

项目以中国乡村普惠智能为主题,聚焦乡村产业升级与农文旅融合,围绕AI技术助力破解乡村发展痛点这一核心关键展开实践。通过助力乡村引入AI技术并开展相关实践,探索AI技术普惠乡村的有效路径,以智行助农为切入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发展升级。

团队打造了基于乡村实地实践的平台,精准对接乡村发展现实需求,前期深入多地乡村走访调研,与农户、相关从业者等开展交流,采用实地勘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研方法,获取大量一手数据,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经持续调研、培训及系统开发等工作,团队形成10万余字调研报告与实践成果,为始兴县农文旅融合发展、顿岗镇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相关成果获地方政府与农业企业采纳。

该项目曾获暨南大学赢在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暨南大学“AI+”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相关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纳。


祝贺以上获奖团队

希望团队成员再接再厉

不断打磨完善作品,再创佳绩!


图片| 刘景然 陈舒婷

文案| 陈一鸣

校对| 张岂墁

责编| 邱晴 刘景然

初审| 程娅敏 马艺丹 任金涛

复审|

终审发布| 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