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提出将南沙打造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2025年作为《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之年,广东省首次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2022.06-2025.06)》并举办发布会,系统梳理三年建设成果。
值此关键节点,南方日报南沙新闻部特邀8位领域权威专家,从政策创新、产业协同、制度衔接等维度深度解析南沙实践,点评《南沙方案》第一阶段成效并为下一阶段发展建言献策。我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教授应邀刊文:以人才高地建设支撑南沙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原文报道
自《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实施以来,南沙区以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图南筑梦”行动,乘“百万英才聚南粤”的东风,使南沙迅速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人才“强磁场”和“人才港”。值此第一阶段目标收官的“中考”之年,南沙以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化人才特区注入强劲动能。
人才建设现状:战略引领下人才集聚高地初显
自2022年《南沙方案》印发以来,南沙的人才工作按下了“快进键”,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三年来,南沙的人口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数据显示,南沙区常住人口从2021年末的90.04万人,增长至2023年末达到96.79万人。南沙常住人口净增3.85万人,增速高达4.14%,增量与增速双双位居广州市各区之首,其中港澳居民总数达1.1万人,近三年新招收博士后年均增长40%。特别是“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以来,截至2025年8月底已吸纳青年大学生超8000人到南沙创新创业,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吸引力。这标志着南沙不仅在政策层面构筑了人才高地,更在实践中赢得了人才“用脚投票”的认可。
未来展望:以高水平人才集聚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产业聚才,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共生生态
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人才的价值实现要依托于产业发展。南沙要实现从“人才洼地”到“创新高地”的跃升,就必须将人才战略与产业布局深度捆绑,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首先,应建立动态的“产业人才地图”。联合区内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对重点产业链进行全景式扫描,精准绘制出从上游研发、中游制造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人才需求图谱,以实现识别人才缺口,预判未来三至五年的技能需求,从而为全球招募、本地培养提供精确导航,并反向引导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其次,应充分赋能“链主”企业的“头雁效应”。政府可鼓励链主企业围绕自身生态圈,吸引和孵化一批“专精特新”上下游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人才结构多元互补的产业生态雨林。最后,要持续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通过搭建更高能级的平台,促进中国科学院明珠科学园的科研成果,与市场化的创投资本高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只有当创新成果能迅速转化为新产业、新业态时,才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形成对高层次人才最持久、最根本的吸引力。
(二)深化开放引才,打造链接全球智慧的“规则衔接”示范区
作为“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吸引人才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制度型开放的巨大潜力。南沙必须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大胆先行先试,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人才进入中国、融入湾区的首选门户和最佳范例。
要将规则衔接的范围从职业资格拓展至更广阔的领域。应积极争取国家赋权,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国际商事仲裁与调解、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型企业设立等方面,率先探索与港澳及国际通行规则的对接,为国际人才营造一个熟悉、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和市场化营商环境。要建立全球引才网络。依托现有的海外人才工作站和离岸创新中心政策,在全球主要创新城市布局“人才飞地”,作为南沙在海外的“招才引智”前哨站,并主动对接“产业人才地图”的需求,精准推介南沙的发展机遇,提前锁定和招募全球顶尖人才和团队,实现全球引才的“离岸孵化、在岸加速”。
(三)优化环境悦才,营造“年轻的城吸引年轻的人”的活力场域
“悦才”是衡量人才高地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南沙必须在优化城市“软环境”上持续发力,将城市打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机遇和温度的理想家园,从满足人才的“生存需求”转向满足其“生活和发展需求”。
首先,要精心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生态。支持小众化、社群化的文化活动,如国际美食节、双语话剧社、青年艺术家联展、社区体育联赛等。通过营造开放、包容、互动的文化氛围,促进不同背景人才的交流与融合,构建真正的社群归属感。其次,要大力发展激发创新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知识溢出、思想碰撞和跨界合作的催化剂,能够为青年人才提供一个放松、社交、学习和创造的平台。南沙可规划建设更多高品质的滨海休闲空间、共享办公空间、创客实验室、主题咖啡馆、微型图书馆、社区体育场等。最后,要打造无缝衔接的智慧城市生活体验。
教授简介
谢宝剑,现为经济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政策、港澳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政策与制度创新、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等研究。
责编| 陈艺
校对| 马艺丹 潘虹羽
初审| 谢宝剑
复审| 徐思捷
终审发布| 钟韵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