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育人初心,做好青年学子“筑梦人” ——笔耕不辍的何佳声教授

发布者:徐思捷发布时间:2025-09-20浏览次数:11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经济学院于9月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

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推出“优秀师德作品展”线上专栏,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夯实教师发展根基。”


守育人初心做好青年学子“筑梦人”

——笔耕不辍的何佳声教授

(作者:麻瑛、刘莹)


《朱舜水集·劝兴》有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习近平亦常引此文以强调:教育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之基石,同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德政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广大教师守好育人初心,做好青年学子的“筑梦人”,助力今日之学子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便有这样一位平凡“筑梦人“: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何佳声教授。在党五十载时光,是他朴实入党动机背后的坚定;从教三十四年,是他身为人师的坚守。何佳声教授以己之力,诉说着立德树人初心,展现出守正笃行风貌,诠释为忠信笃敬校训。


一、坚定信念,怀抱正直——“要做一名正直的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是值得拥护的政党”,这是何佳声教授朴实的入党动机。老百姓们在党领导的土地改革下实实在在地改善了生活,令他十分动容。1953年,何教授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坚定的写下“要做一名正直的共产党员”。

何为正直的共产党员?“清清白白地做人,要学会抵制外界的诱惑,千万不能受歪风邪气引领”,何教授如是说。他谈到,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我们党能走到今天的重要保证;有优良作风的党,内部才会团结,在人民面前才会有威信。


二、扎实奋进,攻坚克难——“站上三尺讲台传道授业是我心中最仁慈的事业”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这使当时心有鸿鹄之志的何佳声教授深受鼓舞。在夫人的鼓励下,何教授当即决定继续读书。第二年,何佳声教授入读中国人民大学,开启了对科学知识的漫长跋涉。在人大学习的8年,他一直担任党支部书记,展开学理分析的同时,深入洞悉信仰的秘密。

1965年毕业后,何佳声教授入职暨南大学。何教授认为,珠三角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领导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些思想也深深地感染着他。在国家提出设立经济特区后,他认为这一新生事物能改善人民生活,便自愿去深圳蛇口合作研究做调查,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提出探索性建议。

调研初期,何佳声教授面临着条件简陋、信息闭塞、资源缺少等难题,但他迎难而上,遇不知则思问,在摸索中积累经验。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是何教授心中最仁慈的事业。教学期间,何教授嘱咐学生要筑牢专业理论基础,培养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心系国家与社会,多关注实时热点问题,紧跟时代步伐。此外,何教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曾多次带领学生到外地做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其中很多学生后来已成为我国科研和教学骨干和带头人。“我的学生毕业以后,经常从各地赶回来看望我,关系就像老朋友一样”,何教授笑言。


三、笔耕不辍,薪火相传——“希望党的思想理论真正被新一代年轻人理解和贯彻”

一方书房,独享一方宁静。退休后的何佳声教授一直秉持离而不休的态度,坚持每日早晨六点起床读书看报,关注国内外要闻,学习党的最新理论,于一茶一饭后沉思静悟、安顿心灵。

收集、整理并撰写有关党和国家最新时政的相关材料与感想,并把所思所感分享给经院师生,这是何佳声教授的赤诚之心。在材料的整理与校对过程中,何教授细致入微、仔细推敲,为保证文稿的质量,在语句措辞与标点符号等细节上反复修改。

北京冬奥会期间,何佳声教授时刻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种报道资讯,从中收集了七大本剪报资料,记录了大量的素材资料,经过加工(即精简、筛选、梳理、构思和撰字等)摘其重要的理论观点、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素材,最终撰字成文,希望为后代提供一份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活教材。

当被问到促使他笔耕不辍、继续奋斗的动力时,何佳声教授表示,“我是一个耄耋之年的退休教授,还有时间,也还有点精气神,余热和潜能。”故他希望使党的最新思想理论真正被新一代年轻人所学习、理解和贯彻,并付诸实践,为社会作出贡献。“老师与同学们平日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很难有时间阅读大量的党政内容”,何教授说道。自己作为退休老教师,一方面有大量时间可以阅读、整理党的最新理论,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的整理工作可以为师生们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共产党员使命担当和政治责任。


四、不忘初心,历久弥新——“好党员、好老师、好长辈……”

“好党员、好老师、好长辈……”,这是同学们眼中的何佳声教授。退休前带领学生们走遍南粤大地,写出一沓沓详实严谨的调研报告;退休后依然热心教育事业,与学生们开展座谈,交流学术。何佳声教授常嘱咐道,青年学生要努力将自身专业与实际相结合,为地区与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何佳声教授亦是如此,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发光发热,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鼓励学子为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谨以何佳声教授之经历,与师生共勉,望牢记何佳声教授之嘱托和期望,博学慎思,勤学笃行,做好新时代的赶路人!”


(文章写于2022年)


校对| 马艺丹

责编| 黄梓霞

初审| 麻瑛

复审| 徐思捷

终审发布| 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