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新路径,9月14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贤彬、沈军、杨亚平及学员一行赴阿里巴巴中心广州站,开启“拥抱云+AI的智能时代”深度交流之旅。此次活动旨在搭建高水平产学对话平台,让师生近距离感知科技前沿脉动,明晰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输送复合型数字人才。
活动现场
把握时代脉搏,直面技术竞争
“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博弈的核心聚焦在技术与金融领域,而算力升级、AI 系统搭建,正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时代趋势!” 活动伊始,沈军副主任的主持词直击痛点,不仅让在场师生清晰感知到数字经济的紧迫性,更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分享充满期待。
沈军副主任主持
阿里视角:从电商到云 AI,解码科技巨头的 “第二增长曲线”
“从电商起家,到深耕云计算,再到领跑 AI 技术创新,阿里的每一步都在紧跟时代需求。” 阿里云智能集团战略发展部华南区总监徐广生的分享,带师生们全景式回顾了阿里的技术演进之路。他特别强调,阿里云已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 “第二曲线”:全球布局的服务节点、涵盖自研 GPU、操作系统、开源大模型的全栈技术体系,正持续推动 AI 应用生态落地。
“AI 不是遥远的概念,它早已走进消费端与企业端的多元场景!” 徐广生总监呼吁师生们主动拥抱 AI 工具、参与开源协作,在技术浪潮中找准自身定位。这番分享,让大家对 “智能时代” 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理论,而是有了更具体的实践方向。
徐广生总监主旨演讲
学术解读:从智能网联汽车,看产业变革新逻辑
“智能网联汽车不是传统汽车 + 智能配件,而是对技术范式、市场结构、政策环境的全面重构!” 杨亚平副主任从产业链视角切入,为师生们剖析了这一新兴领域的破局密码。她对比传统燃油车行业,以比亚迪 “智驾平权”、华为 ICT 技术赋能、小米产业生态构建为例,生动解读了企业如何在变革中抢占先机。
“想读懂智能网联汽车,就要用‘技术 - 市场 - 产业链 - 政策’的多维度分析框架!” 杨亚平副主任进一步提出分析思路,强调在标准化建设、数据安全保障、商业模式创新中,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 。这番专业解读,让师生们对产业数字化有了更深刻的学术思考。
杨亚平副主任主旨演讲
暨大经院方案:数字经济硕士项目,培养 “懂经济、懂数字” 复合型人才
“如何让人才既懂经济规律,又懂数字技术?” 王贤彬副主任的分享,将活动拉回人才培养核心。作为全国较早设立的数字经济硕士项目,暨大经济学院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三大一级学科优势,精准设置 “平台经济与未来数字产业、产业数字化与智能管理、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四大方向,全方位覆盖数字经济核心领域。
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始终坚持“产学研协同”,整合头部数字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理论、在企业练本领,这正是暨大培养 “懂经济、懂数字” 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秘诀,也是项目备受关注的关键原因。
王贤彬副主任项目宣讲
一场走进阿里的交流,不仅是一次“零距离” 接触科技前沿的机会,更是暨大经济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的重要实践。未来,暨大经济学院将继续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学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输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与战略视野的高层次数字人才!
活动现场合影
欢迎大家报考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经济硕士项目!请扫码联系招生办公室老师。
校对| 郭海静 马艺丹 梁熙琳
责编| 黎春彤
初审| 王贤彬 沈军 杨亚平
复审| 唐庆峰
终审发布| 成品兴 蒋海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