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谋划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战略,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对金融强国的内涵、经济基础、实现条件进行了重要阐述。当前,金融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建设金融强国不仅是增强我国金融体系韧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举措,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金融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金融开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治理机制、优化政策协同路径,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金融强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政策支撑与实践路径展开系统性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国家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为深入研究金融强国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学术界与实务界的深度交流,鼓励中国广大金融学者关注金融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推动基于扎实学术分析的政策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经全体发起单位讨论决定,第八届中国金融学者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国家金融学研究中心主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金融强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学者论坛是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遴选金融学前沿领域优秀研究成果的平台。论坛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以上单位按名称音序排列)共同发起,每年由发起单位承办一届。自2018年起,中国金融学者论坛已先后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和金融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功举办了七届,已成为中国金融学者们的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征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征文须是与本届论坛主题相关的、原创的、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英文写作均可,请参照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或其他权威期刊已发表论文的体例。
请作者在论文首页右上角标注本文所属研究领域或方向(请用如下符号F01—F15)。具体领域或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F01:金融强国
F02:国家金融学
F03:科技金融
F04:普惠金融
F05:养老金融
F06:数字金融
F07:绿色金融
F08:公司金融
F09:资产定价
F10:行为金融
F11:家庭金融
F12:国际金融
F13:金融风险
F14:金融工程
F15:金融史
论坛鼓励作者呼应当前重要现实问题,围绕金融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全文的思想启迪性、理论创造性与政策参考性。欢迎海内外广大金融学者踊跃参与!
征文提交
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5日。
方式:
1.问卷填写链接https://jsj.top/f/GT775h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2.邮箱请以“姓名+论文主题”的格式提交至电子信箱:cfsf2025@126.com。
请在邮件内容写出作者信息(论文主题、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并附件论文电子版(DOC格式)。
征文评审
论坛学术委员会将对全部征文进行匿名评选,从中选出入选的优秀论文,并邀请作者在本届论坛上汇报,专家作现场点评。
论文入选通知与论坛邀请函将于2025年11月5日前向作者发出。
其他事项
本届论坛不收取会务费,参加人员交通与住宿费用自理。论坛召开期间的工作餐由承办方提供。
联系人:陈创练、区昕然、马艺丹、穆霖
联系电话:020-85220176(区老师)
来源| 金融学系
责编| 区昕然
校对| 麦嘉杰
初审| 马艺丹
复审| 陈创练
终审发布| 何凌云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