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关于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号召,7月12至18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益农智行”助农实践团赴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顿岗镇开展社会实践调研,采用“乡村数据调研+融媒体宣传”的形式,充分发挥跨学科的专业优势,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该团队由杨森平、魏海伦、任金涛、陈一鸣老师指导。
一、深挖产业现状:田间地头的精准把脉
团队首站来到始兴县罗坝镇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听雨轩家庭农场,重点考察了钻石南瓜与香芋冬瓜的种植情况,与农场负责人刘县明展开深入交流。团队在了解钻石南瓜的产业链现状后,精心设计了关于“南瓜王国”的展厅科普内容,力求提升“钻石南瓜”品牌的影响力,提高始兴县其他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团队与听雨轩家庭农场创始人刘县明合影
随后团队前往罗坝镇走访当地农户,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到农户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调研发现,罗坝镇智能化管理技术尚未普及,种植也多以最传统的人工管理为主。同时,当地农户期望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扶持、优质种源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帮助。
团队走访当地农户
在盛产水果的顿岗镇,团队重点走访了3家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对当地特色水果三华李、猕猴桃、葡萄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水果种植规模、市场销售渠道等情况,并发现存在果实二次利用不足、坏果处理方式粗放,以及品牌宣传乏力导致市场拓展受限等问题。
团队拍摄的相关特色农业产品图片
团队成员与顿岗镇部分农场负责人交流
农场走访结束,团队前往上营村党群服务中心,与上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东扬、暨南大学驻上营村第一书记栗万里交流。两位书记向团队详述了上营村在农业种植、经济收入、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此次交流使团队对上营村乃至整个始兴县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并据此从青年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团队与刘东扬书记、栗万里书记进行交流
二、创新科技赋能:AI驱动产业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上营村的应用落地,切实助力上营村的全面发展和转型升级,团队在上营村花果山养生谷酒店为当地温泉民宿经营者开展了有关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分享会。
团队成员通过剖析成功民宿运营案例,结合上营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大针对性建议:丰富服务项目与体验、强化设施维护与环境优化、提升品牌营销与客户服务,以期助力当地温泉民宿走进更广阔的市场视野。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民宿经营者们实际运用AI工具的能力,成员们现场手把手教学,令不少经营者实现AI运用“从0到1”的突破。现场互动十分热烈,学习氛围浓厚,经营者们听讲时全神贯注,培训效果显著。
分享会现场
团队成员与参会人员合影
此外,团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向农户介绍了团队开发的特色“益农智能体”平台。这一智能体平台具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功能,可精准匹配农户资源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为部分农场经营者日常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助力提升农场生产效率。
部分农场负责人在使用益农智能体
三、融媒传播助力:打响品牌促增收
调研期间,团队产出了6条展现当地特色的系列宣传视频以及3篇通讯稿。通过文旅宣传片、新农人纪实访谈、罗坝南瓜科普展厅设计、顿岗特色水果短视频等多样化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现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与地域特色。
系列视频拍摄现场
队员们还通过网络直播推介了当地阳光玫瑰葡萄、金手指葡萄、果蔬面、淮山面、葛根面等特色农产品。直播间累计获得点赞量33000+,并达成630元直接销售转化,有效提升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能见度。
直播现场与直播数据
四、成果落地:青春智慧赋能振兴
在调研基础上,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被当地政府和农场经营者采纳。调研报告聚焦推动始兴县农文旅融合与农业发展路径革新等方面,从经济学科视角,结合线下调研结果与线上官方数据,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与方案,为乡村振兴提供青春支持。
顿岗镇祥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感谢信
益农兴乡,暨南担当
从钻石南瓜产业链的深度把脉
到特色水果产销难题的精准施策
从智能技术的手把手教学
到农产品的直播带货实践
青年学子们以专业赋能乡村
用行动践行使命
生动谱写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
未来
益农团队将持续投身乡村振兴进程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 樊俊麒、林思涵、刘景然
图片| 黄思婷、樊俊麒、林思涵
责编| 刘景然
初审| 程娅敏 任金涛 马艺丹
复审| 苏柯 魏海伦 陈一鸣
终审发布| 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