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45周年系列】新任教师刘语 | 金融逻辑探骊,杏坛初心引航

发布者:徐思捷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1

三尺讲台,牵动一潭星

拱门一道,送学子入青云

他从全球顶尖高等学府

清华大学来到暨南大学任教

向暨大er们展现金融逻辑的魅力

他就是暨南经院新任教师

金融学系 刘语

教师简介  

刘语,本硕博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理论资产定价,模糊性决策和数据资产,主要关注模型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资产价格等方面的影响。

“ 旷野人生·唯有热爱 ”

回忆过往,从物理到金融,从专业到学术路,刘语在多元探索中不断寻找自己的方向。他凭借优异成绩保送清华物理系,经历了包括电子、金融、经济等多专业的初步探索之后,确立了金融这个学习方向。

谈及转专业原因,刘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和动态让他感受到了金融的美感和乐趣,并开启了他的学术之路。大三时,刘语旁听了两门金融专业课程后,逐渐对其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慢慢确定了之后的研究方向。

刘语坦言,人生是旷野,需要探索和发掘个人更广泛的兴趣,因为自身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对金融的热爱,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这是自我实现的最好方式之一。

“学海无涯·互助作桨”

在清华园中,学术氛围浓厚,但也不乏困境与挑战。作为答疑社的创始人之一,刘语见证了这个学术互助团体的诞生与成长。作为一个为清华学子提供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答疑平台,答疑社是几个志同道合同学的心血结晶。他们中有国家集训队的竞赛生,也有对物理和数学充满热情的普通学生。一次偶然的讨论让他们意识到,许多同学在面对大物和微积分这两门必修课时感到困难,而他们却恰好有能力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起初,刘语联合团队成员自发为同学们答疑。随着需求增加,他们决定规范化这一行动,正式成立答疑社。刘语作为副队长,与其他创始人一起,组织了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学生,并扩展到经济学院,为更多同学提供期末复习支持。他们因是同班同学而相识,共同的学术背景和助人热情让他们走到一起。他们的初衷很简单:将个人的学术优势转化为集体的力量,帮助更多同学克服学习上的难关。

如今,答疑社已成为清华园内重要的学术互助平台,既助力众多学生,也见证刘语和创始团队的成长奉献,彰显了学术的力量和互助的温暖。每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习的支持者。刘语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术共同体。

“进步阶梯·书籍作伴”

在学术的海洋中,书籍是我们最忠实的伴侣。刘语最近在他的阅读清单中增添了两本专业书籍:《国家金融学》和《分析力学》。前者是为了教学而温故知新,后者则是为了尝试借鉴物理方法去分析金融问题。他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更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探索,发挥自身跨学科的优势。

对于书籍推荐,刘语慷慨分享了他的书单。他特别推荐了《资产定价理论》,这是清华大学博士生资产定价专业课的教材,内容涵盖了资产定价和投资决策的所有基础模型。另一本是《期权、期货和固定资产》,这本书对于固定资产领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刘语还提到了博弈论的重要性,并推荐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相关书籍。

谈到阅读习惯,刘语强调了精读的重要性。他会先浏览目录,思考每个章节他想要了解的内容,然后再深入阅读。遇到特别感兴趣的部分,他会查阅文献,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教材只能提供基础框架,要真正理解一个模型,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思考模型的假设如何被验证、挑战或拓展。

“挑战固存·心诚则通”

刘语坦言,学术研究中常遇困难,他的态度是“与困难共存”,并坚信“不要放弃,多尝试不同方法,问题终会解决”。在遇到困难时,他会尝试与不同群体进行交流来激发灵感。例如,解决经济学问题时,他会对不同对象反复讲解经济逻辑,在交流中梳理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从而理顺思路。

谈及经济学,刘语强调经济逻辑和经济直觉的重要性,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金融本身也有规律在发生变化,所以需要辩证地去看金融理论,从多角度理解其相互关系。他还提到,经济学作为人文学科,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去探索去理解并应用于生活。

面对大一新生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刘语谈到,大学与高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管理和心态。高中时,大家目标一致,而大学则缺乏明确目标和外部推动。对此,他建议新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目标,“比如你的目标是考研,一进大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可以把大学四年当高中去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的节奏就很顺当,也更容易适应大学生活。”

在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方面,刘语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明确未来方向,找到想从事的工作;二是自律与他律结合,通过自我控制或加入学术团体提升学习效率。他还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尤其是学科讲座,并建议有机会去国外交流,“出去看一眼是有好处的,见识一下不同地区的多样性,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经济规律。”在胸怀祖国的同时行走天下,在聆听世界声音中成长。

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刘语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更注重基础概念,定义,逻辑的学习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会使用某种工具或者模型。同时,要培养持续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才会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也使得学生学习方法更加多元化,学习资源更充裕,这对课堂教学,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需要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课堂,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察方式。

“结语”

刘语送给同学们两句寄语,第一句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似朴素和老套,实则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第二句是”实事求是“,这是对待学术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崭新起点上,刘语希望能与同学们一道共勉,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勇敢地追寻心之所向,朝着更加广阔的舞台前进!


文稿| 孙昀冉 王志远 杨嘉萱

校对| 马艺丹

责编| 杨淇淇 王丹妮 陈瑜

初审| 刘语

复审| 徐思捷

终审发布| 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