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梅林海受广东新快报旗下新快碳中和智库邀约,接受《新快报》采访,为推广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言献策。
教授简介
梅林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与国外多所大学联合开展研究,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兵库县立大学任研究员及交换教授,兼任广东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国际发展学会会员等社会职务。
以下为报道原文👇🏻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梅林海:补贴家庭用太阳能发电 让能源零消费成为可能
2023年12月10日
双碳愿景下,人类首次共同保护地球环境
梅林海认为,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企业和个人了解双碳理论和发展现状并形成基本的概念,是目前的应为之事。“我们都注意到,全球工业化革命200多年以来,气温一直在显著上升,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气候现象。相关科学研究发现,这个现象主要是人为的活动造成的。”
“大家一起坐下来,共同商量如何保护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这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次共同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携手防止气候变暖,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而进行的大规模人类活动。这种努力,最早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谈到全球范围内的环保合作,梅林海如是说。
梅林海说,碳达峰碳中和这样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把各种温室气体折算成二氧化碳来进行管控。“目前我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种我们称为负碳,用绿色植物吸收碳,或者用碳捕捉的技术捕捉二氧化碳,然后产生负碳”。
“经过这样的不断调整,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碳的总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碳中和。在此之前,碳达峰实际上是追求碳中和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将有一段时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要继续增加。”梅林海解释。
双碳事业发展不是对传统产业一推了之
梅林海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企业已经投身到碳达峰碳中和的事业中,但是要把这个事业持续运行、建立良性的循环,就需要把绿色发展的社会愿景跟企业自身利益和从业者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把保护地球环境的长远利益跟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他提出,广东省在这方面肩负重任。
“一直以来,广东省都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可以说广东没有做好,全国要实现双碳目标也比较困难。”梅林海说,广东省在减排降碳方面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梅林海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密集,中小微型企业较多,批发市场、家庭作坊等业态是本地经济的一个主要特色。让从业者群体认识、理解双碳事业的目标并积极参与进来,面临一定困难。
“在碳排放方面,‘二产’是最重要的,制造业是碳排放里最大的行业。目前从全球、全国来说,已经有非常多验证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优化升级工业生产方式,既保证经济增长,又能兼顾到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些方法已经被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所熟悉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经济金融的政策、国家的管控、生产技术的提升等。”梅林海总结说,首要的举措是技术创新,用清洁的绿色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等,来代替化石能源;其次是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比如发展数字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
“在双碳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一刀切,不是对传统产业一推了之,而是要主动用现代化的产业管理、生产管理理念,用创新来达到目的。另一个方面,要避免冲锋式、运动式的减碳,短期数据变好看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从长期来看还会反复发作。”梅林海说。
广东一些地方已在试行建筑物自产能源
梅林海强调,从结构、创新、政策的角度扎扎实实地发展产业,再结合消费,让市场和消费者参与进来,整个社会一起来完成双碳的变革,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在消费端,欧美地区在2010年左右就已经有政府试行给居民发放能源补贴,消费者在买房、建房的阶段就购买、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覆盖家庭生活中的能源使用,居民就不需要再额外缴纳费用,产生的电也能并入电网。
“夏天的时候阳光充足,生产的电比较多,你用不完可以卖给电网,赚一点钱;到冬天阴雨天较多,阳光不充足,太阳能比较少,你再从电网买电来使用。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居民家庭能源零消费成为一种可能。”梅林海介绍,目前广东一些地方,比如佛山、东莞的一些园区,也在小规模试行这样的做法。“但规模没有国外那么大,在市场、管理方面我们还有所欠缺”。
在生产端,除了高排放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外,还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减碳。“还有一种签约的形式,比如跟林业企业签约,把碳排放量转化成树木种植量,利用植物产生负碳的功能来达到企业减排的目的。这些措施都有企业在试行,但还没有形成非常成熟的可以大规模去推广的经验。”
来源|《新快报》
校对|梅林海
责编|麦嘉杰
初审|余璐尧
复审|钟韵
审核|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