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碧诗:从“经济人”到“新闻人” | 经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

发布者:彭梅蕾发布时间:2023-09-04浏览次数:62

韦碧诗单人毕业照


个人简介

韦碧诗

来自中国香港

2019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

2019级金融学外招班班长

2023届校友工作年级理事

 “湾区新一代”港澳菁英领航研习班成员

曾任经济学院港澳台侨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会长

2021年经济学院“学业精进,砥砺前行”优秀

港澳台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研修班成员

四海书院新生助教

暨南大学学生骨干成长计划中级研修班学员

在校期间多次参与港澳台侨学生

历史文化考察和研习营等活动


获奖情况

教育部港澳及华侨学生二等奖学金(两次)

暨南大学“优秀学生骨干”荣誉称号

暨南大学“优秀学长”“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暨南大学本科新生训练营“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暨南大学第十届5A卓越引领计划

 “创业之星”标兵奖

暨南大学2022年度优秀学生社团负责人

 “赢在创新”暨南大学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省级立项并顺利结项

吴渔夫学术科技创新竞赛三等奖

第十一届暨南大学“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

第十七届“挑战杯·王老吉”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毕业去向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


大学生活

时光如水,记忆如磐。回首四载春秋寒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承载了很多回忆。相信大家还记得刚入暨南园烈日炎炎下的新生训练营,记得第一次体测跑完 800 米的疲惫,记得第一次班级活动大家脸上开心的笑容,记得几乎占据了我们整个大学时光的网课……一幕幕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纸画,串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记录着我们的青春与过往,承载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韦碧诗(左四)与大学朋友合影


赋能成长 蓄势而行

我的大一是在新奇和忙碌中度过的。在这期间我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外,还加入了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担任班级学生骨干,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展社交网络。大一下学期,我还加入了暨南大学创业训练营。在训练营里,我接受了全面的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也有幸参与诸如简历大赛、面试模拟大赛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激发了我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与热情。


韦碧诗(左二)参加学生会面试

韦碧诗与经济学院学工办老师和助管合影


深耕细作 笃行致远

进入大二后,我担任经济学院学工办助管和四海书院新生助教,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从大一时的新鲜感逐渐演变为责任感,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新来的学弟学妹们融入暨南园这个大家庭。

也是在这个时期,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并与他们组成了一支创业团队。秉持着一致的创新理念,我们共同开展实地市场调研,收集一手数据;反复验证分析,检验数据模型;阅读专业论文,积累学术词汇,逐步修改完善商业计划书。最终,我们的项目在“赢在创新”暨南大学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获“大创”省级立项。

韦碧诗(左一)参加社团实践活动

韦碧诗(右一)与队友外出实地调研

暑假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获得了南方日报财经新闻部的实习机会,跟着资深记者前辈们走街串巷、追踪时事热点、挖掘财经细节。在前辈的指导下,我从对新闻报道撰写技巧一无所知的小白慢慢成长,逐渐了解新闻业务的日常操作流程。在每一次求真、求实的新闻采写工作中深刻领悟新闻人的责任感,也由此产生了对新闻与传播学的热爱和好奇,萌生出在该领域深造的想法。


心若繁花 自有芳华

在之后的实习工作中,我对新传的喜欢程度呈指数型增长,跨专业读研也从一开始的“想想”变为“就要”。有了明确的想法后,我请教了跨专业保研成功的学长学姐,获取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自己申请跨专业研究生的实力,我愈加努力学习,也以更饱满的激情和斗志投入到新的课题项目,持续强化学术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前期的积淀与努力也开始有了一些回馈,我获得吴渔夫学术科技创新竞赛三等奖、在第十一届暨南大学“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王老吉”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暨南大学第十届5A卓越引领计划评审答辩会上获得“创业之星”标兵奖……每每从主持人宣读的获奖名单中听到我自己的名字时,我一方面是欣喜与兴奋,为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回报感到雀跃,另一方面是谦卑与庆幸,向同场更优秀的朋辈与团队致敬,督促自己笃行不怠。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感谢母校和母院的四年栽培

感谢学院提供的人才培养平台

感谢师长对我的悉心指导


未来我也定将牢记暨南精神

昂首阔步

在更广阔的未来成长为优秀的暨南校友

期待有朝一日

母校和母院也能真正以我为傲!


韦碧诗作为2023届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