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剑教授在南方杂志发文:将大湾区打造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发布者:彭梅蕾发布时间:2023-06-16浏览次数:94

67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教授在《南方杂志》发表专刊文章。他认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关键还是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实体经济优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吸引青年人创新创业。

以下为报道原文

今年4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将大湾区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再次凸显其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引擎功能。《意见》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亮点。

一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再次明确了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双主轴的创新格局,可以更好地形成廊道引领、串珠成链区域协同创新模式。此外,再次明确提出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若干产业创新高地,这是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在深化实施“湾区通”工程上,明确提出健全规划政策实施体系,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及建设保障机制,确保每年有一批可见可知可感的标志性成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往纵深推进,三地最大的瓶颈就是“软联通”不足导致要素流动自由度不高;同时,由于要素的多样性,不同要素流动的政策差异性大,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标准实施的差异也比较大,比如数据要素的流动、产品和服务标准等。《意见》提出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及建设保障机制,并要求确保有可见可知可感的标志性成果,将起到一些关键领域要素流动的“破冰”效应。

三是在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上,从省委省政府的层面明确了南沙的城市建设定位,建设“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打造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同时,《意见》也强调三大平台的一体联动,提出要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引领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显然,这增强了三大平台对翠亨新区、滨海湾新区等特色平台的辐射带动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进内湾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要素和资源的共享。

四是再次突出了广州、深圳的核心引擎功能。两个城市均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教育、医疗、综合交通优势特别显著,在辐射带动珠三角乃至全省的高质量发展上要更有担当作为;而深圳则在产业创新、先进制造业上独占鳌头、全球领先。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其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特别是在全球资源要素流动上的外联内通、在自主创新上形成策源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门类和配套上更为齐全尤为迫切。

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关键还是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实体经济优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吸引青年人创新创业。要以技术转移作为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的抓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创新生态;要以要素自由规范流动作为规则对接和机制衔接的目标,更好地推动市场一体化以及激活市场活力;要以平台建设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支持港澳居民特别是青年人融入湾区就业创新创业。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还要深度推动内部一体化,以及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体系,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对环湾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教授简介

谢宝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省重点基地-广东产业与粤港澳台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评议专家、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广东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港澳青年工作智库成员,广东省国有资本研究会监事、广州市统战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以及广州市、佛山市、梅州市、顺德区、南海区等地方政府及部门决策咨询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港澳经济与粤港澳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教育部、科技部项目各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项,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特区政府等委托的科研项目等40多项,多项成果得到国家和省主要领导批示。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港澳研究》以及SSCI, SCI等重要刊物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并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8篇。

 

文章|《南方杂志》

校对|麻瑛

责编|麦嘉杰

初审|余璐尧

复审|彭梅蕾

终审发布|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