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三脚床、在“书城”过日子......看暨南经院大师们的读书之道

发布者:余璐尧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67

2023/4/23

世界读书日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林语堂

打开一本好书

细细体悟句读间的睿智深沉

以良知和智慧与作者对话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

深谙读书之道,常读百家名作

让书籍成为你的“心灵捕手”

暨南经济学科史绵延至今百余载

有一大批名师鸿儒执教于此

坚持阅读并总结经验

热衷写作且笔耕不缀

这是大师们的共同的特点

在第28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让我们走近暨南经院大师

了解他们与书为伴的故事

一起学习大师的读书之法

 

“读书有法,不得其法,则始而欣然,久而厌倦,且于实际上不易得益,读如未读耳”

黄炎培:五步读书法

【暨南商科往事】

1917年,时任江苏教育司司长黄炎培参与筹划恢复暨南学堂事宜,并决定设置暨南学校商科。在黄炎培等人的推动下,暨南商科教育走向了迅速发展之路,并成立商科大学部,开启了暨南高等教育之路。

作为中国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黄炎培深谙读书之法,指出读书要有三想:

为什么读书?这书该怎样读法?读了以后比未读时怎样?

吾思想、吾行为,都归宿于一点,即如何造福公众是也。”出生于1878年的黄炎培正身处清朝政治腐败没落、列强入侵、民不聊生之危难中,意识到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现实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驱使他悉心研读各类救国安邦书籍,力求救国救民。

暨南大学图书馆内黄炎培铜像

黄炎培的五步读书法

一是觅要点,对于一本书要分别轻重,“撷其少许精华,不必件件牢记”;二是多回想,使所得要点易于记忆;三是联想法;四是多应用,他认为“读书而不能应用,谓之未读可也”,因此学习到书中的方法后须投身实践来检验;五是常实验,学习理论方法后,要通过多次实验才可应用推广,“既不固执成见而以读书所得新理论,新方法为不可行,又不宜炫于其理

 

“每读一书,必取其精华,不肯放弃,如觉此书有伟大价值,非终篇不肯释手”

马寅初:读书八大法则

【暨南商科往事】

1921年春,国立暨南学校与东南大学商定合办上海商科大学之时,由马寅初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参与任课。后暨南学校宣布独立开办商科大学部,马寅初等人发起组织中国经济学社,并任教于商科大学部。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一生酷爱读书,在《余对于读书之经验》一文中,他总结出了八大条有关读书的法则:

/作息有时

在马寅初看来,读书并非终日埋头书案,废寝忘食。读书与运动一样,需要每日有规律定时完成。

/跑山与冷水浴

马寅初先生喜欢在清晨跑山,活动血脉、吸收新鲜空气后再开始读书,精神状态更好,从而提高读书效率。晚上睡觉前,必洗冷水浴,“故虽读书至深夜,亦能鼾然睡去”,老先生这样说道。

/撷取精华

每读一书,马寅初会取书中之精华,如若感到此书价值深远,马寅初便会“非终篇不肯释手,力不虚糜,颇足自慰”。

/随时留意

不论读书还是与他人谈话,都要随时亲手记录好详细的笔记,因为专家经验之谈“颇足补予能力之所未及者”。

/不堆积

今日之事必须今日为之,按部就班,不求躐进”,这是他拒绝拖延习惯的坚定态度。

/利用机会

马寅初先生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就不会因事务繁忙而与书本绝缘。

/立志

读书方法的根本要点在于立志,“读书者当以读书为目的,不当以读书为求显达之手段”。

/继续努力

既已立志读书,就需要有强大的毅力坚持阅读,马寅初警戒后人:“若无毅力以持之,则利于今旦者可弃于明日,立于今年者可弃于明年,虽立与不立等耳。”

 

“唯有实践,是最可靠的检验

王亚南:睡三脚床读书

【暨南商科往事】

1929年,王亚南东渡日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九一八事变后,王亚南愤然回国,并于1931年到暨南商学院担任教授。1944年,王亚南在暨南大学开设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问题研究讲座,讲学内容后以《中国经济原论》为名公开出版。

1933年,一艘开往欧洲的客船在红海海域因巨浪翻滚而剧烈摇晃,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手中紧握着一本书的乘客跌跌撞撞跑到餐厅里,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怕被浪头甩到海里,就照他的话,将他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他旁若无人地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这位忘我读书的乘客便是王亚南。

13岁那年,王亚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昌第一中学,除了阅读文学、历史外,他还开始涉猎经济学入门书籍。从这时起,他对经济学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争取更多时间读书,王亚南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晚读书到深夜,疲劳时上床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继续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王亚南先生读书时常用之法有两种:

1摘抄笔记法

每读一本书,王亚南都要写下读书笔记,在1969年去世后,他为世人留下了五大箱读书笔记。

2相互渗透法

王亚南认为,“搞经济的不能只读经济学类书籍,也要读读文学书、法律书等,做到相互渗透”,一味地固守在自己研究的学科领地内,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是做不好学问的,只有随时了解其他学科新动态,并不断学习借鉴,才能在本专业中做出更多创造性成果。

 

“逆境中善于忍耐,有勤学苦读的毅力”

潘序伦:只在书城里过日子

【暨南商科往事】

1924年秋,潘序伦回国,次年任暨南商科大学部主任等职,创办暨南会计学系,致力于引进并传授西方先进的会计知识与技术。他是一位集大成的会计学家、会计实务专家和会计实业家,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潘序伦先生的读书之路相当坎坷,从越级投考天津高等工业学校被拒绝,到考入南京政法大学后学校却因故停办......他调侃这段经历时说:这是一段学书不成,学剑无门的光景29岁那年,潘序伦终于迎来了人生转机:经黄炎培先生介绍入读圣约翰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潘序伦(左)

早年在私塾受教的潘序伦英文程度不高,拿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袖珍字典》读得滚瓜烂熟,只会默单词,不会听读说。但在圣约翰大学,章程、书信,甚至同学间聊天都是英文的。自知基础差,他开始奋起直追,一刻都不曾懈怠。从晨间六时起床直至晚上十时宿舍熄灯,除了饮食、如厕、体操外,潘序伦便把时间都铺在了书本上,后在全校英文政治论文比赛中竟拿了个“状元”。

潘序伦先生的读书笔记

赴美留学的三年里,潘序伦先用两年时间取得了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再用一年时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他租赁的寓所内,前面是书桌,后面就是做饭的煤气炉,他回忆道:“日夜只知读书,三年没有看过一次电影,更没有出门参加过什么舞会。自朝至夕,只在‘书城’里过日子”,潘序伦奇迹般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博士论文。

晚年的潘序伦仍手不释卷

 

“我想有两件事是不能不做的:一是各种名著的有系统地翻译;一是各科辞典的编辑,有计划的编辑”

周宪文:著作千万字,堆叠等身高

【暨南商科往事】

1935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周宪文于暨南任教,先后担任国立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兼系主任、商学院院长、暨南大学建阳分校主任。

周宪文不仅是暨南商科的重要领军人物,还曾跻身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在研究台湾的经济发展情况的过程中,他又与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编辑《台湾文献史料丛刊》,周宪文等人搜集了自宋、元、明、清以来有关台湾的各种文献史料,潜心阅读,花费十五年时间共整理出309种书籍及一本提要,并以596本小册子32开平装的面貌,交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陆续出版发行。这一套丛刊是研究台湾历史最重要最庞大的学术工程。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在台湾期间,周宪文笔耕不缀,多数时间都用来进行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据统计,周宪文的生平著作,大概有三千多万字,且都是经典之作。周宪文写作,常在深夜,每天必写四千字左右,七十五岁以后每天也都在二千字以上,而且涉猎甚广。

周宪文教授与其等身著作

 

“南国奇男子,昂藏孰与伦。照人足肝胆,摩顶见精神”

赵元浩:以笔为戈,为民发声

【暨南商科往事】

1960年,赵元浩至暨南大学经济系任教。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后,再次回到暨南大学工作,历任暨南大学经济系和企业管理系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院长。

1916年,赵元浩在广东台山一个华侨之家出生,自幼便喜欢读书写作。1935年考入中山大学法律系,因家境清贫,在读期间靠给报馆杂志写文章投稿来赚取学杂费和生活费。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广州沦陷,壮志满怀的赵元浩毅然投身革命,组织抗日自卫队,在南海大沥、增城及广宁一带开展活动。

1939年他加入共产党,先后创办了《韶关晨报》和《广州晨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后又被调往香港创办《华商报》,负责报道和分析经济状况及宣传经济理论。1947年,他与一些战友创办《经济导报》并任总编辑,发表了有关金融问题和官僚资本的文章近百万字,以笔为戈、为民发声。

在大学回忆录中,赵元浩先生说:我念大学考虑三条:锻炼身体、用功读书、广交朋友,能读书的朋友我很重视。

执教期间,赵老仍坚持写作,著有《乡镇企业管理》《公司合营企业改革基本知识》《我国当前经济效益问题》等论著,发表论文数十篇,在1986年离休后依然坚持教书育人,开展学术研究,是资深的经济管理学家,在经济界、企业界有着深远影响,为促进科学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恪尽职守、奉献一生。

本次暨南经院大师读书的故事

就分享到这里啦~

大家有没有从中

找到自己的读书法条呀?

从今日起

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多读书、读好书

读出人生的充实与精彩吧!



来源 | 文汇报、暨南大学校友会等

编辑 | 麻   瑛

初审 | 余璐尧

复审 | 彭梅蕾

终审 | 成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