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寿:奋楫笃行,做有温度的特区所人 | 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

发布者:彭毅发布时间:2022-11-01浏览次数:29

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今年11月,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简称特区所)即将迎来40岁生日。值此庆典活动来临之际,经济学院特推出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系列,回顾特区所坚守初心、笃定前行的四十载时光。

 

“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系列第十七期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刘建寿校友

初识暨大,做有温度的暨南人

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刘建寿开启了充满挑战的跨专业考研之旅。目睹了改革开放发展奇迹的他,希望能从内陆地区来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拓宽自己的视野。因此,拥有雄厚应用经济学科研实力的暨南大学成为了他的目标院校。

在明明德,止于至善。暨南人的温度不仅仅体现在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上,更体现在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中。刘建寿回忆考研复试那天台风很大,恶劣的天气为前来面试的他们蒙上了一层阴霾,但经济学院特区所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除了复试的环节,特区所的老师们还在生活上给予我们许多关怀和帮助,这种对学生的重视,让我非常感动。”刘建寿动情地说道。在与特区所的初次相遇中,“有温度的暨南人”在刘建寿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笃行致远,知行合一

奋楫笃行。在暨大的三年,刘建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四字的真正内涵。在学期间,除了学习和课题研究工作,还身兼数职——班长、党支部组织委员、城市学社副理事长等,成为学生工作的主力。“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刘建寿真正做到了坚守暨南人的实践初衷。任城市学社副理事长期间,他策划组织种类多样的调研和实践活动,带领大家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了解社情民意,将所学所知付诸实践。三年间,刘建寿和学社团队致力于实地探寻广州新旧城市文脉、实地调研广东省内城市和港澳地区,深入了解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从区域协调一体化的视角观察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并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相关研究。

为深入了解产业转移的承接现状,刘建寿与团队一起到广西梧州开展实践活动。“因为广西梧州毗邻广东的云浮和肇庆,区位优势承接了珠三角地区较多产业的转移工作,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实践活动”。刘建寿与队员们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其中报告获得了暨南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成果一等奖、最具视角奖,并获得了梧州市政府相关单位一致好评,城市学社也因此荣获暨南大学“十佳社团”荣誉称号。

“在实践中了解区域发展,在区域发展中加深理论研究”。刘建寿希望社会实践能成为每一个暨南人开拓视野、教研结合的有益尝试。

业精于勤,勇攀高峰

毕业后,刘建寿选择到银行工作,如今的他在广发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持续发光发热。他常说,“人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尽力增加生命的厚度”。走上工作岗位后,刘建寿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他认为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克服“本领恐慌”和避免“盲人摸象”。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刘建寿亦能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短期内的付出和回报很可能不成正比,但不能因一时一事的成败而消磨拼搏的斗志。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在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正视差距,找准定位,努力拼出精彩的人生。他认为,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都要坚守初心,慎思明辨,提高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机遇来临时勇敢地抓住机遇,逐步实现人生理想。

殷切寄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面对内卷和疫情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刘建寿建议特区所同学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并给出了三点宝贵建议:

第一点,珍惜在校学习时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校期间学习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成本都远小于踏入社会后付出的成本。刘建寿认为,不论师弟师妹们以后发展如何,在校期间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不负光阴。

第二点,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夯实基本功。刘建寿鼓励师弟师妹们在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和院、校举办的科研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和特区所平台资源。不论以后从事教学科研,还是进入职场,语言表达和文字撰写能力都十分重要。师弟师妹们可以从最基础的撰写报告、起草方案做起,后续再不断深入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水平。

第三点,知行合一,拓宽视野。刘建寿认为,师弟师妹们要加强对国家、社会发展基本面的了解。只有读懂国家大政方针,理解区域发展战略,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把握机遇,作出正确判断。

最后,刘建寿对师弟师妹们殷切寄语:“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大家要珍惜暨大提供的广阔平台,在享受学习、专心研究的同时,努力开阔视野,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发展道路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