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教授:深耕特区所,心系大湾区 | 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

发布者:彭毅发布时间:2022-10-09浏览次数:83

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今年11月,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简称特区所)即将迎来40岁生日。值此庆典活动来临之际,经济学院特推出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系列,回顾特区所坚守初心、笃定前行的四十载时光。

 

“暨南经院特区所40周年系列第七期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代明 教授

代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中台办、国台办海研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台研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等。研究方向包括两岸比较、流域经济、研发产业及创新型城市等。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社会科学、教育部、国侨办、省软科、深软科及各类横向课题30多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管理学报》《环境科学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Sustainability 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新概念管理》《发展战略管理》《两岸及粤台比较研究》《流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先后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图书奖、国家金融文库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民政部民政理论研究奖等。

工作二十载,重返校园

经济学博士毕业后,代明教授并未选择直接进入大学开始学术育人之路,工作经历颇为丰富的他先后担任过企业总经理、曾任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研发部长等。工作近20载后,代明教授决定重返校园,来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任教。

潜心学术,深耕教育

在特区所深耕教育多年,代明教授始终坚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他曾实地考察我国大湾区发展,先后对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以及粤北、粤西等地进行深入调研走访,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在学生眼中,代明教授为人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在特区所教书育人二十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学子。目前,已退休的代明教授仍致力于学术研究与走访调研,努力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分享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发展见解

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背景下,代明教授对如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与发展较感兴趣,并在采访中分享了一些见解。

Q1: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之间是否应有城市或区域分工?

代明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有区域产业分工,否则“9+2”城市的产业选择和发展会趋于同构化或同质化,以致无法形成合力,加大恶性竞争,不利于城市群发展。

Q2: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只能有产业类别之间的业际分工吗?

代明教授:广东省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与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对广东省未来5年重点发展的产业有明确的布局,即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规划中可以看到这些产业在大湾区省内9市的布局几乎一致、雷同或同构率超过90%,因此仅从产业门类的视角在大湾区区际或城际之间体现分工分异很难。

其实,产业分工除了“业际分工”之外还有“链际分工”。我认为当前大湾区的地缘产业分工应由产业门类间分工(业际分工)转向产业链环间分工(链际分工)。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可以根据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找到不同的城市定位,瞄准不同的产业链环或链段。以珠江东岸的深圳与惠州为例,深圳是创新资源集中地和高科技的摇篮,研发能力强,故需要更多的辐射空间;而惠州地域广阔,具有较大空间,可侧重承接和发展制造环节。由此两城市便能够形成互补格局(如深圳研发,惠州制造;深圳创业,惠州落地;深圳设计,惠州代工…...),可在同一条产业链上错位发展、协同协力。

寄语特区所40周年

值此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成立40周年之际,代明教授相信新一代特区所人会取得愈加丰硕的学术成果,将特区所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