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平教授关于经济韧性研究成果在《世界经济》发表

发布者:彭毅发布时间:2022-02-25浏览次数:35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经济韧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常出现在经济发展的政策报告和文件中,也成为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许多因素被认为是影响经济韧性的原因,比如,初始的经济状态、地理因素、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等。与现有研究不同,陈安平教授从人口集聚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经济韧性。他以2007年前城市人口密度衡量集聚水平,采用20072017年各城市就业和全国就业的相对变化测度韧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长差分模型来识别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他的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时期(2007-2012),多数城市的韧性较弱,在经济调整时期(2012-2017),该状况有所改善。相对于集聚度低的城市,集聚度高的城市不但抗冲击的能力强,经济恢复的能力强,从抗冲击到经济恢复的状态转换能力也更强,集聚和城市韧性的关系在经济调整期更为密切(见下图)。该结论对于韧性和集聚的不同测度指标、模型设定、样本选择及不同的估计方法均稳健。反事实的模拟表明,如果人口在城市间平均分布即各城市的人口密度相同,则全国就业下降约8个百分点。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市场需求效应、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及知识溢出是集聚作用于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机制。

陈安平教授的研究表明集聚是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推动人口向城市适度集中、提高城市的人口密度,是增强经济韧性的有效举措。这符合国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因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此外,人口向城市的集聚也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因而能成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国家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的集聚度;同时也要放宽大城市的入户条件,促进这些城市人口集聚水平的提升。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城市的承载能力,防止人口在城市的过度集中可能带来的负外部性。

上述研究成果以“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韧性”为题发表在《世界经济》2022年第1期。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3036)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7JZD013)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