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韵:深耕自贸区“试验田”,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

发布者:余璐尧发布时间:2021-02-26浏览次数:35


积极吸引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港澳青年在南沙、广州就业创业、融合发展,是充分发挥广州与港澳联系的优势资源,落实南沙“三区一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  

首先,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到南沙就业和创业,南沙不仅要成为粤港澳合作的重要平台,也要成为内地城市面向港澳的重要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机遇,也为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出了要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规则和体制机制对接、制度创新的深度与成效,将影响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的意愿。广东自贸区是粤港澳深度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南沙应紧抓机遇,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善用自贸区试点平台的功能,充分进行制度创新,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到南沙就业和创业,使港澳青年通过南沙更充分地了解国家的发展面貌、内地的营商环境。令港澳青年不仅依托南沙提供的资源融入大湾区,还要依托南沙这一窗口了解国家的改革开放。  

例如,围绕大湾区建设提出的“营造高标准的国际化市场和法制化营商环境”目标,南沙正加快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这为南沙与港澳开展更大力度的合作制度创新提供了条件。在这些园区中应当探讨和参考港澳的国际营商环境建设标准,执行更大力度的体制机制创新。  

其次,建议在引进香港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作用。  

与长三角等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香港“超级联系人”的独特角色。这一角色的宏观基础由多方面要素构成,其中包括香港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南沙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侧重点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包括发展航运金融、科技金融、飞机船舶租赁等特色金融。这些合作将有助南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供科技、航运等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而香港青年到南沙就业创业,正是为南沙与香港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联系渠道。  

粤港之间以往“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青年发展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意味着这一城市群未来的发展不仅要进一步强调区域内部的功能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更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性区域。因此,在新发展阶段,粤港之间的合作模式需要着重考虑区域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在双循环格局中更好地利用内需的大市场构建全产业链、更好地利用港澳的资源促进大湾区全面开放。在合作推进过程中,企业和个人均是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优势的载体,应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的作用。  

此外,建议及时梳理创业就业案例,凝练出两地一些更为现代的观念,为下一步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人才的流动是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有不少青年交流和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一批先行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港澳青年,已经在南沙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不仅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南沙的共有产权房、青创人才公寓等服务,还使其实现了购房安居的愿望。这些创业就业安居的案例各具特点,对尚未确定是否要走入大湾区的港澳青年,具有很好的示范借鉴价值。  

近日,“湾区启梦港”广州南沙新区支持港澳青年发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发布,这将为在南沙创新发展的港澳青年提供交流、实习、就业、创业、置业全流程的服务和帮助。  

大湾区的“1小时交通圈”已为人员的流动奠定了不错的基础,融合发展需要凝练出两地一些更为现代的观念。以多年前的AA制为例,当时内地市民基本没有AA制的概念,但如今大家对AA制已经普遍接受,这就是长期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南沙和港澳“同声同气”,在彼此的了解和认识上更有基础,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极具优势。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2-16  作者:钟韵(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