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暨南商科百年系列活动之暨南金融家论坛第36期在经济学院323学术报告厅举行,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郭克莎教授作题为“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反思与前瞻”的讲座。郭教授着重阐述当前产业政策问题争论的焦点,并阐述了中国政策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与特点、利弊分析以及演变趋势。论坛由刘少波院长主持。
郭克莎教授作题为“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反思与前瞻”的讲座
首先,郭克莎以中美贸易战为开篇例子,着重阐述产业政策的争论焦点。他认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是否需要这些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成败功过”。郭克莎总结出现今国内三种代表性观点: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演化发展经济学范式,从不同视角对争论焦点进行比较,以及对各自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且引出国内学者对我国关于实施产业政策的三种看法。他认为,不同的经济理论对于中国实践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后,郭克莎简要阐述了中国产业政策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与特点。回顾中国产业兴起的进程,他指出产业政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程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框架内容,具有推进产业和经济赶超进程相联系的特点。
接下来,郭克莎简单地对我国特色产业政策进行利弊分析,指出产业政策存在五个主要问题,包括政策范围过宽、手段不当、配套不足、环境欠佳以及没有及时退出等。
最后,郭克莎基于我国国情,阐述了中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他认为,目前我国不存在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需要依靠深化改革,从产业政策的内容范围、退出机制、应用手段、体制改革四个方面继续完善产业政策。
整场报告座无虚席,现场气氛活跃,在座师生积极思考,会后郭克莎还就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金融学系、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