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配合学院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经济学系本学期开展了四期教师知识分享活动。张维佳、吴贾、陈中飞、郭凯明4位老师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张维佳老师的分享主题是“漫谈课程建设”。 张老师从创新实验系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体系构建、实验设计、应用平台、应用效果、特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实验教学法设计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并以《房地产经济学》、《项目策划与投资分析》等课程为例,将实验教学讨论课设计成网上讨论评述与课堂讨论导引、中心组陈述、辨析组提问、自由提问、课堂讨论、点评、专题综述与科研建议、单元教学情境创设与学习提示几个环节,实现教学法的改革和创新。
吴贾老师分享了他近期的研究:“教育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教育公平性:学生给老师送礼对成绩的影响”。他基于我国湖南省某县37所小学3999名学生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学生给班主任送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他的研究发现:学生送礼可以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但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给老师送礼并不会带来成绩的显著改变。在对送礼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后,他发现只有学习态度改善的学生,送礼才能够显著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通过送礼获得额外教育资源,并不是送礼影响学习成绩的原因。
陈中飞老师分享了“Winrats软件和机制转变识别”。陈老师首先对机制转变识别方法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包括Luis A. Gil-Alana等基于分数差分的识别方法、Andrews和Ploberger等人发展的未知断点结构稳定性检验法、递归协整检验方法、时变系数VAR等。其后,他进一步围绕递归协整检验方法,介绍了其理论基础、软件操作、相关教材和应用前景。
郭凯明老师的分享主题是“结构转型模型”。郭老师介绍了产业结构转型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和自己近期的一些研究。虽然产业结构转型是经济学研究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但是在本世纪初几篇论文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转型研究才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成为了当前宏观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近几年涌现了大量工作论文。长期以来,产业结构转型研究多是利用一个封闭经济、完全竞争市场框架下进行分析,但是这与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摩擦性市场、国有经济和政府扭曲等特征是不符的,这也是当前研究的一大方向。
分享活动以午餐会的形式举行,在非正式的交流中,老师们积极互动畅谈,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