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胡军校长在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主持召开现场工作协调会,就陈经纬校董捐赠成立的经纬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工作及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在港澳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情况,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汇报。经济学院刘少波院长、社科处潘启亮处长、对外联络处梁燕处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魏霞副处长、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杨年立副处长及经纬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参加会议。
经纬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恩和特区所所长钟韵分别汇报了各自机构近期研究开展情况、未来工作设想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学校领导和各部处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胡军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经纬中心及特区所的工作成绩,他强调,港澳台研究是暨南大学的一大特色,学校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的工作。胡校长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总结要求:我校众多港澳台及海外侨生,具有先天优势资源,面对国家层面的需求和我校办学特色,必须做好港澳方面的研究,做出特色,提高知名度,提升研究水平,才有后续发展。研究港澳,要站得高、看得远、做的实。看准研究方向,持之以恒,要有专人去做;充分利用港澳台侨生资源优势;体制机制要设定好,是核心,是关键;要与国侨办、国务院港澳办、中联办等部门加强联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除原有人员和师资力量外,用好外围人员、毕业生等可利用资源,发现和发挥年轻人的潜能。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及网络、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希望财务部门发挥专业服务能力,协助促进经纬中心经费的使用。
刘少波提出,港澳问题研究需要有专人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对于重大和长远发展问题,要开展深层次研究,港澳问题研究需要主动、有序、系列化地展开,要注重强化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使港澳研究成为学校的特色。他还对如何提升经纬中心的社会影响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潘启亮提出,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我校港澳研究影响力,加强与国务院港澳办及中联办、中宣部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运用这些机构的影响力,扩大我校港澳研究成果的宣传,组织系列研讨会,打造我校港澳研究的品牌。
会上,其他部处领导从各部门的工作角度,对经纬中心和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的发展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