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曙光谈“中国的全民医保:理想蓝图、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20浏览次数:948

    2016年4月15日上午,学校青工委青蓝名家大讲堂第十八期讲座在学院323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申曙光作了题为“中国的全民医保:理想蓝图、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的报告。我院副院长刘金山主持本次报告会。

    申曙光认为,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医疗服务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难以有效控制等系列因素导致医疗保障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三纵三横”为特色。三纵指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其基本模式:统筹基金加上个人帐户。三横”即主体层、保底层和补充层。

    申曙光指出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有:部分中低收入群体还没有纳入医保范围、公平性不足、补偿模式与补偿机制设计不合理、保障程度低,“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申曙光讲到,我国的战略方向是全民医保。因为全民医保更加符合我国的财政现状,更容易把效率和公平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加适应各类人群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他还提到了全民医保的基本要求。最后,针对我国的情况,他给出了全民医保的发展路径。强制性原则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继续扩大覆盖面、公立医院的有效改革、医疗保障与医疗卫生系统关系的调整与优化、完善筹资和费用负担机制、改革保障方式与范围、个人帐户的改革等系列建议。而且,他强调,未来的医疗保险还要走向健康管理的模式,囊括预防性医疗服务等方面。

    最后,申曙光还围绕医疗保险研究分享了学科建设、科研等问题,让在场师生深受启示。


主讲人简介:

    申曙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双聘教授),中山大学二级教授。金融专业博导,社会保障专业博导,财政专业博导。担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中山大学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金融与保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主持完成过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一百余项,在《管理世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主要学术兼职: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创始副会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等。

    除理论研究外,申曙光教授重视开展应用研究与决策咨询研究。近五年来,向中央最高层提交研究成果6份。近期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获得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及两位副总理和三位部长的批示,一份研究报告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及副省长邓海光的批示。

(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