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纵论金融改革与创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16浏览次数:872

    6月15日,第四届中国留美学会论坛之中文圆桌论坛在我校经济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金融改革与创新”。广东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周高雄,中国银监会广东省监管局局长孟建波,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丹儿三位专家就当前中国金融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论坛由经济学院院长刘少波主持。

    专家们论述了新兴的金融机制的利弊与实施,并提出金融改革创新的崭新路径,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有力建议。

周高雄:发展普世金融是各金融机构的应尽义务

    “普惠金融不是我们哪一家银行的事,实际上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应该尽的义务。”周高雄表示,农村在已经承受过产品的“剪刀差”后,现在面临承受金融的“剪刀差”。大力发展普世金融,使金融恢复服务属性,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路径。
    周高雄深入剖析了普世金融的理念与发展前景。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广东,普惠金融的实践是从农信社开始的。”周高雄具体介绍了农信社发展普世金融的经验,提出要扩展普惠金融的外延与内涵,要从机构产品、服务网络、金融生态等方面,对普惠金融进行全面规划和构建。形成合理分工、科学管理、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普惠体系。农信社一直将普惠金融的理念融入发展理念中,服务商农,服务小微企业,到去年末全省农信社对县农和小微企业的贷款银额均为3600多亿元,分别占到全省的50%与30%。农信社通过积极打造普惠金融网络、积极推出适合三农的现代金融产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进普惠金融等措施,打造普遍惠及三农与小微企业的“金融超市”。

孟建波:两宝涉嫌违规金融

    “支付宝和余额宝这两宝就是利用其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电商和消费者的资金的时间差,销售虚拟理财产品。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有违规之嫌。”现在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发给阿里和腾讯两个银行牌照,按照《银行法》和银行监管原则进行监管,孟建波认为这一措施是正确的。孟建波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伪命题。这是因为:第一、互联网与金融属于不同的学科范围,这个词汇不是学界或业界提出,而是媒体提出来的;第二、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是新事物,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银行已经进入电子网络化的时代;第三、互联网作为金融高速公路的作用要予以肯定,但是它只是一个载体。两宝一无存款准备金,二无呆账准备,三无信息考核,四则信息不透明,存在巨大风险。
    “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有风险意识,金融业作为服务行业应该为公众提供服务,不是一种误导,更不是个别人的游戏。”刘少波表示,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可能需要改变一些法规,才能使改革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推进。

李丹儿:动产融资助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

    “动产融资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用按揭的方式,来供房供车供设备,机器设备都可作为融资手段,这样就可以解决三农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李丹儿强调,银行的根本职责就在于推动实体经济。2008年经济危机警示我们,金融应该是实体经济的推动者,而不能独立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在金融危机中一大批投资银行遭到重创,而纽约银行的梅隆公司、汇丰银行、富国银行等严格风险控制、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银行则受影响很小。这些银行都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来获取利润,而不是靠以钱赚钱来获取利润的。现在银行推动实体经济有一个阻碍就在于抵押物,三农与中小企业能提供的不动产抵押品是很有限的,所以发展动产融资很有必要。现在发展融资租赁的阻碍主要在于动产权属的登记制度不足,动产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银行就不敢接受动产做担保物。
    李丹儿认为广东应该先行先试,建立起动产权属的统一公示制度。这一登记制度功能一在于公示,避免权属交叉,二是公信,可以提供有公信度的证据。
    最后,三位专家与会场的学生、记者及参会代表们进行了交流。


刘少波院长、三位专家谈金融改革与创新

(暨大新闻社/经济学院 张琦 邓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