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江门研学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探寻侨乡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

发布者:徐思捷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为加强国情教育,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进一步提升优秀港澳台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月,我院组织暨南大学未来政务精英成长训练营学员前往广东江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50余名师生参加。

研学首站抵达世界文化遗产——江门碉楼自力村。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力村现存15座风格各异的碉楼,融合中西建筑特色,见证了华侨抵御外敌、建设家乡的峥嵘岁月。师生们在方氏碉楼群中穿行,切身体会了华侨先辈的生存智慧与家国情怀。

全体营员于碉楼前合影


随后,在岭南文化名镇——赤坎古镇,师生们穿梭于两岸骑楼间,感受别样的江南意境;漫步古街小巷中,观看《红色婚礼》《摩登时代》等特色民俗表演……古镇的砖瓦与街巷,无声讲述着华侨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创新。

营员乘坐铛铛车

全体营员于赤坎古镇合影


次日,师生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七大展厅以“根、魂、梦”为主线,通过帆船模型、侨批文书、创业契约等珍贵文物,还原了华侨跨越四个世纪的奋斗史。在“侨批长廊”,300余封家书字迹斑驳,记录着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海外创业”展区,泛黄文书上的印章铭刻了先辈异乡拼搏的艰辛。

全体营员于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前合影


此次研学活动让营员们深刻领悟了华侨“爱国爱乡、坚韧开拓”的精神内核,营员们也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要以行践学,锤炼本领,不负母校栽培,勇担时代使命。


知行回声,以脚步丈量成长的温度

“我作为意大利华侨学生,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了解了开平碉楼的历史。那些中西合璧的碉楼,青砖与红砖砌成的不仅是防御匪患的壁垒,更是漂洋过海的侨胞对故土的守望。这些矗立百年的建筑,是刻在血脉里的乡愁密码,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读懂:无论走多远,根系始终深扎在这片土地。”——2023级金融学 诸文靖(意大利华侨)

“这次研学让我领略到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了华侨先辈们的坚韧与爱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香港青年,我将牢记华侨华人先辈的光荣革命精神!”——2023级金融学 夏榆桉(中国香港)

“在江门侨乡的研学之旅中,我感受到“侨”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参观开平碉楼、赤坎古镇和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我了解到华侨先辈们远渡重洋、艰苦创业的历史,以及他们心系家国的赤子情怀。这次研学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鼓励我要努力学习,未来以过硬本领报效祖国!”——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杨森(中国香港)

“江门之行,恰似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从昔日战火纷飞、贫困交加,到如今和平安定、繁荣昌盛,这座城市见证了太多华侨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我们既要珍视当下的幸福生活,更要奋勇向前,以奋斗之姿书写时代新篇,不负先辈期许,共创美好明天。”——2022级税收学 冯铭成(中国澳门)

“开平碉楼,那屹立百年的坚固堡垒,见证着华侨先辈的智慧与坚韧;赤坎古镇,悠悠古巷似在轻吟往昔的繁华与沧桑;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海外游子的眷恋与拼搏。江门,以其独特的侨乡魅力,为我勾勒出一部生动的华侨奋斗史,让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的种子在我心中深深扎根。”——2022级金融学 欧可瑶(中国香港)


图片| 洪莉盈

文案| 洪莉盈

校对| 杜廷峰 陈梓盈

责编| 宋祎凡 龚钰莹 赵洪敏

初审| 程娅敏 刘慧婷 马艺丹

复审| 苏柯

终审发布| 成品兴

(来源: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